首页 >> 退役风采 >> 正文

兵团83团海军转业军人钟化祥:建设边疆没接班人不行

来源:新疆日报


 

“我们在这块土地上默默奉献了50年,将不毛之地的盐碱滩变成了片片良田。我现在几个儿女都在新疆扎根,子承父业了,建设边疆没接班人不行。”21,老兵钟化祥边走边指着被白雪覆盖的大片棉田说。

今年73岁的钟化祥是一名海军退伍老兵。1964年,他和战友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满怀豪情地从万里海疆奔赴西部边陲,来到新疆兵团第五师83(82)蘑菇滩地区,和广大军垦战士、支边青年一起奋战在生产建设第一线。

刚来时,83团还是一片苇湖戈壁滩。住的是地窝子、喝的是涝坝水、生产工具简陋,但老人说,他任何时候都不忘自己曾是一个兵,他将生产建设视为战场,一定要打赢这场艰苦的屯垦戍边战。

“既然当年比我们早来10年的359旅的战友们能坚持下来,我们晚来了10年,条件肯定比他们好多了,我们有什么理由退缩呢?”钟化祥说,虽然脱下了海军服,可海军的精神不能丢,再苦再累,也要在这里干到底,践行‘扎根边疆、保卫边疆’的诺言。”

钟化祥先后在83团机修连、三连、九连工作,开过拖拉机、链轨车,南斯拉夫进口车等。为了早日改造好这片荒滩,他常常早起晚归,加班加点,即使有伤有病也坚持劳动。由于工作突出,他先后荣获“五好”战士、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当初分到这里的156名海军战友,都有这样一个理念:当兵时坚决当一个好兵,在这里不管是干部职工,都要吃苦在前,不能当孬种。如今,在这些海军老兵的不懈努力下,团场变美了、变富了。”

“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老人这样概括几十年来兵团发生的变化:原来的荒滩沙漠成了高产棉田;开荒用的坎土曼变成了现在的大马力车;地窝子、芦苇棚变成了幢幢楼房。

正是钟化祥的默默坚守,让子女也潜移默化地传承父辈优良传统,选择扎根这片土地上。

老人说,他有3个儿子都留在了新疆。其中大儿子参军当武警战士,现在复员跑运输,二儿子在轧花厂上班,三儿子在兵团种地。“种棉花、轧花、拉棉花跑运输,三个儿子和我一样,和土地及棉花结一辈子的缘。”老人笑谈道。

谈起儿子钟振虎,钟化祥一脸骄傲,因为儿子承包的72亩棉花,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获得丰收,连年被团里评为植棉状元。

“父亲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比较多,特别是他们身上那种军人不怕困难的硬骨头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钟振虎说,正是当年父亲和战友们在这里开荒、修渠、造林,打下了好的基础,才有了他今天的成功。

孙女钟腾美从小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爷爷这辈人成了她眼中的英雄。“当年他们离开大海来到这么艰苦的边远地方,用双手建设现在这么好的家园。相比之下,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多幸福,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个像爷爷那样的人。”孙女动情地说。

在边疆奋斗了50,当年龙腾虎跃的青年战士,如今两鬓已斑,但钟华祥那颗热爱团场的心还是那么火热。老人说,现在虽然退休了,但是团里成立了老年联防队,他仍然继续发挥余热看家护院,要老有所为。

上一条:对越反击战一等功臣排雷失明 转业后成千万富翁 下一条: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