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100余名海军官兵响应党中央号召,集体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手持枪、一手拿镐的农垦战士。五十载岁月里,他们挖渠引水,开荒造田,修路架桥,植树造林,用青春和生命践行爱国爱党爱新疆的诺言。如今,已有300多名复转老兵长眠天山南北,400多名老兵祖孙三代扎根边疆,为建设大美新疆无怨无悔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像红柳一样坚韧
1月29日下午,位于第四师62团的金边展览馆迎来了几位年过古稀的海军老兵。自从金边展览馆开馆以来,他们有空总会来这里转转。这里有他们曾经穿过的海军军服、开荒的坎土曼、挖渠的十字镐……大量历史图片和实物记录着当年海军转业老兵们艰辛而辉煌的屯垦岁月。
那时候新疆自然条件恶劣,赴疆支边的海军转业官兵分配较为集中的幸福、东风、高尔基3个农场,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尤其艰苦,都处在大沙漠、盐碱地、芦苇滩上。
老兵们刚来时大多住在地窝子里,一天晚上下大雨,老兵王崇财和怀孕几个月的妻子住的“地窝子”轰的一声塌了,战友们急忙七手八脚把他和妻子从泥里扒了出来,赶紧送到医院,所幸大人孩子都无恙。
老兵陈长贵回忆说,刚来时受够了新疆的“三件宝”:苍蝇、蚊子和小咬(学名蠓)。夏天,蚊子像轰炸机一样在头上不停地嗡嗡,小咬不停地往肉里钻,腿上常常是血迹斑斑。
老兵王克祥形容当时情景说:“地窝子遮风挡雨,芦苇把子铺地当床,大风梳头,黄沙洗脸,没有路走多走了便成了路”。话语中可见军人的坚强乐观。
就在这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的地方,海军老兵们像戈壁荒滩上的红柳一样,一辈子再也没有离开。
转眼50年过去了,曾经白花花的碱滩变成了高产棉地,曾经的地窝子变成了高楼大厦,而曾经青春洋溢的脸庞如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
回望那些挥洒了他们青春、汗水和欢笑的过往岁月,老兵们无怨无悔。
老兵荆学曾说:“虽然我们头发白了,背也驼了,但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创造了人间奇迹,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事情。”
像白杨一样挺拔
这些老兵们的人生平凡如海滩上的细沙,朴实无华。但50年如一日在边疆默默地奉献和坚守,让普通的沙子也拥有了珍珠的璀璨。
扎下根来的海军官兵们,为了早日改变新疆的落后面貌,像白杨一样始终保持挺拔向上、奋发有为的状态,下决心用双脚踏开天山路,双手开垦荒滩地。
1963年底,海军葫芦岛基地工程代理排长王文传,错过了报名支边的时间,他鼓起勇气找领导“走后门”。由于他的提干命令还未宣布,只能按士兵待遇复员,战友们替他惋惜。他却说:“我什么也不要,只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来到新疆后,王文传被分配到兵团农四师“幸福农场”。冬天,为了给团场职工拉煤取暖,他七天七夜没能睡觉。因为工作突出,农场领导3年内7次把转干表塞到王文传手上,但都被他拒绝了。他说自己到这里不是为当官。
老兵孙寿南说,那时大家的干劲都很足,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挖渠时一天一个人挖30多方土,打土块一打就是几千块,经常24小时连轴转,累得嘴里含着馍馍就睡着了,但却没有人喊苦叫累。
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兵胡正谊说,当时在烟厂上班一上就上一个通宵,割麦子也是一晚上不睡觉,第二天天不亮又把麦子拉到场上用机器脱粒……
不仅如此,老兵们还利用自己在部队所学专长为当地排忧解难。当时南疆某水库漏水,那儿的人都不会水下焊接技术,转业到兵团的海军老兵马雪山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水下焊接任务,排除了险情。此外,他还参加了支援巴基斯坦建设,高超的焊接技术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受到巴基斯坦总统的接见,并一起留影纪念。
像雪松一样坚强
1100余名海军转业官兵中,有飞过200多航时的战斗机飞行员,有快艇上的部门长,有海港潜水员……党一声令下,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卫新疆、建设新疆的大军当中。
虽然在海军部队服役只有几年,至多不过十来年时间。但在边疆屯垦戍边的日子里,他们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就像挺立于冰雪严寒中的天山雪松。
老兵石荣跃说,他们时刻记着自己是党员,信仰的是“马列主义”,当年都是举着拳头在党旗前宣过誓的,只要国家需要,随时扛起背包就出发。
老兵刘振芳说:“党叫我们到这个艰苦的地方来,我们不来谁来?人民叫我们保卫边疆,我们不保卫谁保卫?”
为了改变这片亘古的荒漠,这些脱下军装的官兵们不分白天黑夜地连轴干,苦了累了就唱“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艰苦哪里去,哪里需要哪安家。”老兵汪崇才说,唱着唱着就不觉得累了,也不觉得苦了。
俗活说,忠孝不能两全。为了边疆的建设,很多老兵入疆十来年没有休过一次探亲假,甚至接到家中亲人病危的电报时,也没能赶回去见亲人最后一面。据了解,在1100多名海军转业官兵中,90%以上因为工作需要,没能为父母养老送终,而这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和愧疚。
这些海军老兵在祖国的边陲坚守50年,默默奉献半个世纪。对于自己亲手开辟的第二故乡,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老兵杨兆真的孙子从西南石油大学毕业后,想留在内地就业。老人不顾全家反对坚持让孙子回来。老人说,稳疆兴疆的使命要一代一代地传下去。